7月23日至24日,邯郸市高校师生创新实践活动走进峰峰——奥运蹦床冠军董栋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6名师生开启了一场深度文化研学之旅。活动中,师生们先后探访了南响堂石窟、峰峰博物馆和数字响堂,并在夜幕下沉浸式体验响堂山石窟的历史厚重感,近距离感受峰峰的独特魅力。

研学首站来到南响堂石窟。这座始建于北齐时期的石窟艺术宝库,以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恢弘的洞窟布局令师生们叹为观止。在讲解员的引导下,大家仔细观摩了“华严三圣”“千佛洞”等标志性洞窟,董栋不时驻足凝视造像的衣纹细节,与师生探讨古代工匠如何在坚硬的岩石上实现流畅的线条表达。
“第一次如此近距离接触石窟艺术,古人的智慧和毅力让我深受震撼。”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学生陈文博表示,这次实地考察让课本上的历史知识变得鲜活起来。

24日上午,一行人抵达峰峰博物馆。这座博物馆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,静静诉说着峰峰的历史。馆内精美的瓷器、文物以及生动的历史故事场景复原等,令人目不暇接,引领着众人与历史开展了一场有温度的对话。

此外,博物馆精心打造的各类数字化智能互动小游戏也备受瞩目。在“认识甲骨文”游戏中,学生们仿若穿越时空,触摸到峰峰那遥远而神秘的历史源头;而“成语接龙”游戏,则如同一把钥匙,开启邯郸独特文化背景的大门,让大家沉浸其中,感受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。


磁州窑专题展厅内,计算机专业大三学生李琳炜正专注地操作触控屏,勾勒心中创意。“我参观过不少博物馆,像峰峰博物馆这样将当地历史文化与数字化技术紧密巧妙融合的,还是首次见到。”他指着屏幕上自己DIY绘制的瓷盘说道。这场数字化与历史文化交融的奇妙体验,不仅是一次知识探索,更激发了创新精神,让师生们真切感受到科技与文化碰撞产生的无限魅力。
“如今,峰峰正积极发展文旅产业,让传统与现代在此完美交融,共同续写这座小城的崭新篇章……”随着讲解渐入尾声,这场穿越时空的历史之旅缓缓回归现实。一行人伫立在展厅前,仍沉浸在峰峰深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中,细细回味着所见所闻。

奥运冠军董栋感慨地说:“这些展品并非冰冷的物品,而是峰峰历史与文化的鲜活见证。就如同体育竞技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心与不懈努力一样,文化传承同样是一场漫长而艰辛的征程。而今天,我在峰峰真切看到了那份守护历史文化的初心与执着!”

下午,众人抵达响堂山石窟。在响堂山数字展示中心,大家被逼真的数字场景所吸引。展示中心运用全息投影、虚拟现实等前沿数字技术打造的场景,让石窟的千年历史鲜活地呈现在众人眼前。精美的壁画仿佛“活”了过来,细节清晰可辨,大家热烈交流,表达着对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惊叹。


夜幕降临,月光轻柔地洒在石窟旁的小路上,一行人开启夜爬响堂山石窟的奇妙之旅。他们走进石窟群,细细端详着历经岁月打磨的石壁,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沧桑。目光所及,一尊尊石窟造像庄严肃穆,虽历经岁月侵蚀,却依然散发着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;一幅幅壁画色彩斑斓,虽有些许褪色,但笔触间仍能感受到古人精湛的技艺和无尽的创造力。

“没想到曾经的矿区竟藏着这么多文化宝藏!”谈及本次游览感受,董栋脸上满是惊叹,“我原本以为这里只是以矿产资源闻名,可当我真正踏上这片土地,才发现峰峰宛如一个巨大的文化宝库,处处藏着惊喜。这不仅让我对这片土地有了全新认识,也让我对自身的体育事业有了新思考。”

当奥运精神遇见千年石窟,当青春智慧邂逅文化遗产,这场研学之旅不仅是一次知识的寻访,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。峰峰正以开放的姿态邀请更多人走进这片热土,在行走中感悟历史,在探索中启迪未来。
■文图:李向辉
■校对:周 兰
■编审:李妮妮
■监制:梁 泽